聚(Poly aluminum Chloride) 代号PAC。通常也称作净水剂或混凝剂,它是介于ALCL3和AL(OH)3之间的一种水溶性无机高分子聚合物,化学通式为[AL2(OH)NCL6-NLm]其中m代表聚合程度,n表示PAC产品的中性程度 颜色呈黄色或淡黄色、深褐色、深灰色树脂状固体。该产品有较强的架桥吸附性能,在水解过程中,伴随发生凝聚,吸附和沉淀等物理化学过程。聚合与传统无机混凝剂的根本区别在于传统无机混凝剂为低分子结晶盐,而聚合的结构由形态多变的多元羧基络合物组成,絮凝沉淀速度快,适用PH值范围宽,对管道设备无腐蚀性,净水效果明显,能有效支除水中色质SS、COD、BOD及砷、汞等重金属离子,该产品广泛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和污水处理领域。佳鑫产品质量符合国家GB15892-2009标准。 1用途 ⒈城市给排水净化:河流水、水库水、地下水。 ⒉工业给水净化。 ⒊城市污水处理。 ⒋工业废水和废渣中有用物质的回收、促进洗煤废水中煤粉的沉降、淀粉制造业中淀粉的回收。 ⒌各种工业废水处理:印染废水、皮革废水、含氟废水、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造纸废水、洗煤废水、矿山废水、酿造废水、冶金废水、肉类加工废水、污水处理。 ⒍造纸施胶。 ⒎糖液精制。 ⒏铸造成型。 ⒐布匹防皱。 ⒑催化剂载体。 ⒒医药精制 ⒓水泥速凝。 ⒔化妆品原料。 5产品特点 1) 大量带有正电荷、形态稳定的多核羟铝络合物,能有效地促进絮凝、施胶。 2) 外观白色,铁含量较低,能满足制造优质纸张的需要。 3) 聚合是的预水解物,水解程度相对较低,纸浆pH值的下降幅度比酸铝小。 4) 使用聚合施胶,浆料的助留、助滤作用明显提高。 5) 纸张性能除裂断长外,其它各项指标均不同程度地提高。 喷雾干燥型聚合与滚筒干燥型聚合生产工艺的区别: 喷雾干燥: 液态原料----压力过滤----喷雾塔喷雾烘干----成品 滚筒干燥: 液态原料----自然沉降----滚筒干燥----成品 聚合,是一种多羟基,多核络合体的阳离子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对管道设备腐蚀性低;聚合广泛用于饮用水,工业用水和污水处理领域。 技术指标及用途:应用于源水净化、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各种工业、化工废水处理;水泥速凝、铸造成型、化妆品原料、医药精制、造纸施胶等。 使用方法:1.使用时直接将适量的产品投加到待处理水中,并强烈搅拌使之与水混合均匀。2.具体投药量视源水而定,用烧杯进行絮凝试验,确定较佳投药量。3.本产品避免受潮,但受潮后仍可使用,药效不变。 聚合的应用领域: ⒈净水处理:生活用水、工业用水; ⒉城市污水处理; ⒊工业废水、污水、污泥的处理及污水中某些渣质回收等; ⒋对某些处理难度大的工业污水,以PAC为母体,掺入其他药剂,调配成复合PAC,处理污水能得到惊喜的效果。 聚合性能特点: ⒈聚合分子结构大,吸附能力强,用量少,处理成本低。 ⒉溶解性好,活性高,在水体中凝聚形成的矾花大,沉降快,比其他无机絮凝剂净化能力大2-3倍。 ⒊适应性强,受水体PH值和温度影响小,原水净化后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处理后水质中阳、阴离子含量低,有利于离子交换处理和高纯水的制备。 ⒋腐蚀性小,操作简便,能改善投药工序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 5.对污染严重或低浊度、高浊度、高色度的原水都可达到好的混凝效果。 6.水温低时,仍可保持稳定的混凝效果,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更适用。 7.矾花形成快;颗粒大而重,沉淀性能好,投药量—般比酸铝低。 8.适宜的pH值范围较宽,在5—9间,当过量投加时也不会像酸铝那样造成水浑浊的反效果。 9其碱化度比其他铝盐、铁盐为高,因此药液对设备的侵蚀作用小,且处理后水的pH值和碱度下降较小。 聚合的使用方法 ⒈储存于干燥、无阳光直射、通风良好的仓库中,勿与强碱性化学品混储。 ⒉液体产品用槽车或包装桶运输至仓库,使用时可直接按需要投加;固体产品使用时依实际需要(取决于具体使用中的工艺设计、工作现场条件)加水稀释成氧化铝含量5%-15%的溶液,通过加药系统(如计量泵)或直接加入待处理的水中。具体稀释方法如下:按计算量在溶解罐(池)中注入干净的水,开启搅拌,按计算量将聚氯化末倒入水中(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皮肤直接接触产品,应配备护目镜、橡胶手套、工作服等),保持搅拌至产品完全溶解。此时所得的溶液即可加入待处理的水中或储存备用。 聚合混凝过程 ⒈凝聚阶段:是药液注入混凝池与原水快速混凝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微细矾花的过程,此时水体变得更加浑浊,它要求水流能产生激烈的湍流。烧杯实验中宜快速(250-300转/分)搅拌10-30S,一般不**过2min。 ⒉絮凝阶段:是矾花成长变粗的过程,要求适当的湍流程度和足够的停留时间(10-15min),至后期可观察到大量矾花聚集缓缓下沉,形成表面清晰层。烧杯实验先以150转/分搅拌约6分钟,再以60转/分搅拌约4分钟至呈悬浮态。 ⒊沉降阶段:它是在沉降池中进行的絮凝物沉降过程,要求水流缓慢,为提高效率一般采用斜管(板式)沉降池(较好采用气浮法分离絮凝物),大量的粗大矾花被斜管(板)壁阻挡而沉积于池底,上层水为澄清水,剩下的粒径小、密度小的矾花一边缓缓下降,一边继续相互碰撞结大,至后期余浊基本不变。烧杯实验宜以20-30转/分慢搅5分钟,再静沉10分钟,测余浊。 ⒋强化过滤,主要是合理选用滤层结构和助滤剂,以提高滤池的去除率,它是提高水质的重要措施。 ⒌本产品应用于环保、工业废水的处理,使用方法与制水厂大体相同,对高色度、高COD、BOD的原水处理,辅以助剂作用效果甚佳。 ⒍采用化学混凝法的企业,原用的设备*作大的改造,只需增设溶矾池即可使用本产品。 ⒎本产品须保存在干燥、防潮、避热的地方(<80oC,切勿损坏包装,产品可长期储存)。 ⒏本产品必须溶解才能使用,溶解设备和加药设施应采用耐腐蚀材料。 16净水原理 压缩双电层 胶团双电层的构造决定了在胶粒表面处反离子的浓度较大,随着胶粒表面向外的距离越大则反离子浓度越低,较终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相等。当向溶液中投加电解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高,则扩散层的厚度减小。 当两个胶粒互相接近时,由于扩散层厚度减小,ξ电位降低,因此它们互相排斥的力就减小了,也就是溶液中离子浓度高的胶间斥力比离子浓度低的要小。胶粒间的吸力不受水相组成的影响,但由于扩散减薄,它们相撞时的距离就减小了,这样相互间的吸力就大了。可见其排斥与吸引的合力由斥力为主变成以吸力为主(排斥势能消失了),胶粒得以迅速凝聚。这个机理能较好地解释港湾处的沉积现象,因淡水进入海水时,盐类增加,离子浓度增高,淡水挟带胶粒的稳定性降低,所以在港湾处粘土和其它胶体颗粒易沉积。 根据这个机理,当溶液中外加电解质**过发生凝聚的临界凝聚浓度很多时,也不会有更多**额的反离子进入扩散层,不可能出现胶粒改变符号而使胶粒重新稳定的情况。这样的机理是藉单纯静电现象来说明电解质对胶粒脱稳的作用,但它没有考虑脱稳过程中其它性质的作用(如吸附),因此不能解释复杂的其它一些脱稳现象,例如三价铝盐与铁盐作混凝剂投量过多,凝聚效果反而下降,甚至重新稳定;又如与胶粒带同电号的聚合物或高分子**物可能有好的凝聚效果:等电状态应有较好的凝聚效果,但往往在生产实践中ξ电位大于零时混凝效果却较少等。 实际上在水溶液中投加混凝剂使胶粒脱稳现象涉及到胶粒与混凝剂,胶粒与水溶液,混凝剂与水溶液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是一个综合的现象。 吸附电中和 吸附电中和作用指粒表面对异号离子,异号胶粒或链状离分子带异号电荷的部位有强烈的吸附作用,由于这种吸附作用中和了它的部分电荷,减少了静电斥力,因而容易与其它颗粒接近而互相吸附。此时静电引力常是这些作用的主要方面,但在不少的情况下,其它的作用了**过静电引力。 举例来说,用Na+与十二烷基铵离子(C12H25NH3+)去除带负电荷的碘化银溶液造成的浊度,发现同是一价的**胺离子脱稳的能力比Na+大得多,Na+过量投加不会造成胶粒再稳,而**胺离子则不然,**过一定投置时能使胶粒发生再稳现象,说明胶粒吸附了过多的反离子,使原来带的负电荷转变成带正电荷。铝盐、铁盐投加量高时也发生再稳现象以及带来电荷变号。上面的现象用吸附电中和的机理解释是很合适的。